
又名《影子想要去飞翔》。 在这篇小说里,我一直着力于刻画人物的性格以及它导致的一些看似偶然而实则又是必然的结果。我认为我所写的这本书,应该是反映了一个时代——即九十年代的 农村生活。也许其中的琐碎小事在别人眼里认为不屑一顾(因为主人公所经历的事情太平凡,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而实质上,这正是我所要表达的那种大众 化的东西,因为无论时光怎样流逝,作为历史的参照物它将会永远闪光!
我没有很多离奇的情节以飨读者,书的结局既不是饮恨而死,也不是如愿成亲。一死百了,因此死能使一个故事全面收场,而成亲也能使故事恰当结束。高雅讲究的人们瞧不起俗话所说的“大团圆”,其实是他们考虑不周。
——(英)W.S.毛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似乎已成碧空远影,那时候的农村还处在非常封闭的状态,我的故事将要从湖北仙桃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讲起。
那一年,我十七岁,依稀记得正月里的天气冷得可怕,许多人都像冬眠的蛇与青蛙一样蜷缩在自己的窝巢里,开年后的一连上十天都没见到一丝温暖的阳光,下查埠镇(现已与西流河镇合并)上空被一种阴郁的气氛所笼罩着,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尽管家家户户的门联上都写满春光春色,但在我心中,冬天的尾巴还在枯树的枝头上摇摇摆摆。
那个时候的我正读初三的下学期,成绩与初二时相比显然已大幅度下降了,但基本上还保持着中上游,眼看开学已过一个礼拜,我的学杂费却还没交到学校,因此这两天 ...